琥珀一色玄

写诗的。
神秘地址:629500374

『给写文人的一些技巧』

【针对写作的一些建议】

From:柏青

#你好,这是一篇写给初学者的文章。

内容的主观性较强,且多半是个人总结的技巧和方法。自视高深者还请远离,这篇文稿只给小白和初学者用来作修改建议,其中蕴含的逻辑问题和理论错误不在本篇考虑范围内。

正文:

首先,作者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自己笔下的作品并不是对现实事件的准确反映,而更多地是一种经由人脑加工的产物。

并且,与画布上的“写实派”不同的是,文字天生自带歧义性,因此,文字无法做到精确地描述一个画面。就好比小学语文作业上,照着“离离原上草”一句诗去画一张画,结果大家的画都是千奇百怪的一样。

对绝大多数的作者而言,只要简单地反映了什么人在做什么事就好,想要用文字来准确地刻画一个场景,是不可能做到的。

接着,我们来更深入地讨论,经过人脑加工的产物是怎样传递画面的。

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将书写作品的人称为“作者”,而把阅读作品的人称之为“读者”。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个具体案例。作者看见了小明买菜,然后突发奇想写了一篇短小说,并且给读者阅读。

一:从作者的角度:

首先,作者看见了小明买菜这件事的全过程。那么作者在构思作品时,就会先在脑海里想象一个场景——包括天空,地面,围观的群众等——作为背景。紧接着,作者会将小明(角色)设置入这个场景之中,并按照自己的记忆给他安排各种各样的事件。

二:从读者的角度:

首先,读者看见的是一串串字符,而不是作者脑海之中想象的那个场景,所以读者需要一边阅读一边想象。读者通过作者留下的名词、修饰名词的形容词等在脑海里定位一个场景作为背景,而后根据作者设置的事件,将小明(角色)摆在场景中。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分别从读者和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也就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即,无论作者还是读者,他们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由此深入,对于读者而言,他所思考、想象的结果是离不开文字的引导的。

什么是文字的引导呢?

简单来说,就是字词的张力。只是我们仍然能够从是否符合逻辑的角度去审视字词的张力。

如果我们只是随意地将一大堆词排在一起,那么这段话就根本无法被读者理解。原因就在于逻辑上的错误太多,无法引导读者通过文字在脑海中精确地定位一个场景。

比如:【天空巧克力雨雾琼脂玉露月亮】

这一句话就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其中的逻辑,就可以将其排布成富有逻辑的句子。

【巧克力色的天空悬挂着白玉般的月亮。】

这样就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一个场面了。

再然后,我们了解一下“作者之死”的写作观点。

作者之死的观点由巴特提出,他的观点强有力地粉碎了作者对其作品的绝对拥有权。换而言之,作者不再拥有严格意义上的作品的解释权,一篇文章能否称得上是好文章,要看读者阅读之后,能否通过字里行间的逻辑和作者用词的引导来推导、想象一个虚构事件,并且能够对这个虚构事件中的角色移情或共情。而不是作者对其用词用句滥加定义,或者胡乱地解释文本。

就好比阅读理解,作者不一定能懂自己作品的一些细节,但读者要能通过引导,细致地思考每一处用词,并能将其联系在整个文本上。

不过,这个观点并不代表那些“阳春白雪”的作品就不该青史留名,相反,它更坚定地维护了这些作品原本的地位。

原因很简单,这些作品的受众成千上万,囊括各个时代各阶层的男女老少。就比如鲁迅的一些短文,非常完美地体现了层次性。我们经常会觉得,小时候读鲁迅,只知道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诵辛苦而游戏乐也;但更长大一些,我们也能多少感悟到物是人非的孤独了。

优秀的作者,笔下的作品一定是具有鲜明的层次感的,也是饱经沧桑的。正因为这样,这些作品才会被称为名著,甚至被冠以一个时代的缩影之名。

最后,对我们这些初学者而言,能够做到正确地引导读者就已经足够了。但却万万不可自恃清高,强加自己的逻辑在作品上,还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写出了旷世神作。

正文:

在上一篇中,我们主要说明的是“作者之死”的写作观点,接下来,我们要偏向实用的角度去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

#硬核干货向预警#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作者会写出什么样的东西。

以小说为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后续+伏笔)。

时间地点是一个具体的背景,而人物则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如何描写背景要看作者的文字功底,如何将一件事描述清楚,要看作者的逻辑是否清晰。

在任何作品中,都有作者刻意而为之的部分(如一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整体叙事;角色交互等……),和很多作者无法控制的部分(如他惯用的修辞手法;角色交互的细致程度;文字的引导能力等……)

前者是事件的逻辑,后者是作者的笔力。只有二者综合起来,才称得上是一种成熟的风格。

对大部分人而言,文字功底是个慢功夫。绝不是玩些矫揉造作的句子,或者胡乱堆砌辞藻就能达到的。其反应在文中,就是字词之间一种明显的张力。因为太过复杂,这里暂且不展开来谈。

我们要具体讨论的是如何让故事的剧情能够上下衔接起来。

我个人习惯的方法是打大纲,无论这篇故事是长还是短,我都会拟写一个大纲。

我们这里只考虑短故事——只有一个主线剧情,且角色数量小,设定简单。

角色用ABCD代替,大纲只简单介绍剧情和设置伏笔。

写完大纲后,我们脑中就形成了对一件事的印象,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有将这件事准确地从脑中翻译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才开始仔细斟酌角色要如何设定。

从始至终,角色都只是为了剧情服务的,角色的感情线是从主线上分叉而出的。所以是要从剧情反过来推理角色会怎样做,同时要反复阅读自己写的段落,以确保角色的所作所为是符合人之常情的(至少也要情有可原,决不能写出那种残害主角一家的杀人犯被善良的主角原谅这种剧情来。)

这样一番下来,得到的只是初稿。

初稿完成度是足够高的,角色和剧情能够衔接起来,只是读起来干巴巴的。

这个时候,我们要从读者的角度去读,思考剧情要如何引导读者代入角色。

我一般会别有用心地营造环境描写,或者加入一些角色的心理描写。

比如通过阴雨天衬托角色心情阴翳,靠写雷声表现角色的震撼和恐惧。

这样一番下来,就完成了一篇短故事。

不过并没完,我们需要一点点剔除字里行间中,我们无意识掺杂的部分。比如毫无意义的错字,或是笔误,亦或是写的心急时不小心暴露的伏笔。

在完成这些修改后,我们才能考虑如何打磨自己的作品。角色没有问题,剧情也没有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展开角色的行为动机,并且将设定中的一些信息埋入文字中,让角色、场景变得立体。

就比如角色的关系,可以简单几句交代他们以前认识。这都是些细节。

Tips:这一篇写的比较乱,加上我手头没什么具体的案例可以拿出来,我后续会再拿一篇文章来详细说明如何删改。如何更好地埋伏笔与设置剧情。

评论

热度(12)